临一职党字【2018】第3号
临河一职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四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切实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和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活动”(简称“四进”)工作,帮助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和把握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巴彦淖尔市教育系统党委《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学校工作方案》巴教党委发[2017]36号精神,结合我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临一职党字[2017]2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以高度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使命,振奋精神,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而不懈努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十九大精神“四进”的工作机制
1、成立十九大精神“四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贵良(党委书记、校长)
副组长: 荆富强(党委成员副校长) 徐文明(党委成员副校长)
程建军(党委副书记)
成 员:各支部书记、各处室主任、各教研室主任。
2、建立与专业学校、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动机制。此项工作由党委牵头,党办具体负责,积极加强与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各专业学校党支部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充分发挥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科任教师等师资优势,将广大师生积极融入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总体工作部署中来,引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和把握十九大精神。
三、强化研究与培训,为十九大精神“四进”提供师资保障
1、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十九大精神的理论学习与研究。营造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氛围;在教研活动和组织生活中广泛开展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组织各个层面的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从十个方面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加强对广大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培训。邀请专家对全校教师开展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党课,帮助全校教师准确、全面、深入把握十九大精神。
3、组织政治教研室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思想政治教研室要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形成“十九大精神专题解读”的基本教案,将十九大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有机衔接和融合,将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每一位老师围绕十九大精神,或精心设计一个教学专题,或精心撰写一篇高水平论文,或精心开展一场理论宣讲会,或精心指导一次学生集体学习活动。
四、全面融入、重点突破,切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教材”
1、教务处和各教研室要将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各科教学全过程。认真梳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主题、新成就、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新举措、新要求等重大理论创新,根据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找准找好结合点和切入点,及时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明确讲授的重点内容,全面更新和进一步丰富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各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组织编撰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教辅资料。编印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学习十九大精神教学参考资料》,编印供学生使用《十九大精神学生学习手册》,为广大师生提供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学习材料。
五、点面结合、突出实效,切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进活动”
1、以专题教学为抓手,实现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全覆盖。 在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和讨论。思想政治课程要结合十九大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2、以学生社团、班团队课、二课活动,校园广播站和文艺活动等为载体,营造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理论氛围。 与学生处、团委密切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手抄报、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朗诵等活动,进行宣传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要开辟专题学习栏目。通过组织各类知识答辩和十九大知识测试等活动,真正做到将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在全校形成一个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新热潮。
六、具体实施步骤
1、学习阶段(2018年月元——10月)认真做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组织工作,组织全校师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2、表彰总结阶段(2018年7---11月)采取多种形式表彰奖励在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值得推广的先进学习成果。选树好典型,以此引领全校教育教学工作,把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行动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共临河一职党委
2018年3月15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